2024年重庆先进材料产业集群十大事件
来源:本站 发布时间:2025/2/21 11:22:49 浏览次数:3319
Ø2024年全国原材料工业座谈会在重庆召开
6月16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成员、副部长王江平在重庆主持召开2024年全国原材料工业座谈会。重庆市、上海市、河北、江苏等省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在会上发言。会议指出,要坚持新老并举、先立后破,既要守住原材料工业传统优势阵地,又要构建新材料等新的增长引擎,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努力实现质量效益型发展、供需平衡型发展、创新驱动型发展、绿色低碳型发展、数实融合型发展、安全高效型发展。会议强调,要全力推动原材料工业平稳增长,认真落实重点行业稳增长方案;要大力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组织实施好原材料工业数字化转型工作方案、重点行业实施指南、碳达峰实施方案,提升重点行业数字化绿色化水平;要加快培育壮大新材料产业,系统布局建设新材料大数据中心,推进新材料中试平台建设,完善首批次材料应用推广政策体系;要持续提升行业管理水平,发挥好战略、规划、政策、标准导向作用,完善法规和标准体系,营造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
Ø国家新材料测试评价平台主中心西南实验室项目正式落户重庆
4月18日,国家新材料测试评价平台主中心西南实验室项目启动仪式在重庆两江新区举行。实验室主要面向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装备制造、新材料等战新产业的检验检测认证服务。项目建成后,将拥有全世界尺寸最大、穿透能力最强、分辨率最高的X射线CT成像系统,有力促进检验检测科技服务业与新材料产业的深度融合,对重庆及西南地区新材料产业发展具有重要促进作用。
Ø新一代航天铝锂合金首次实现商业应用
11月30日,国内首个应用铝锂合金的运载火箭--长征十二号首次商业发射成功。中铝高端核心铝加工企业西南铝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研制生产的新型轻质高强韧第三代铝锂合金具有密度低、强度高、刚度高等特点,是可与复合材料相竞争的新一代材料,相比于一般长征系列运载火箭使用的第二代铝合金材料,第三代铝锂合金材料抗拉强度提升了28%,屈服强度提升了50%,使火箭结构重量减轻了10%~15%。多年来,西南铝业通过与客户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共同组建项目团队集智攻关,相继突破了铝锂合金整体结构优化设计、成形、焊接等关键技术,有效提升了火箭运载能力和效率。
Ø3D热弯纳米微晶玻璃(昆仑玻璃)成功研制
重庆鑫景特种玻璃有限公司攻克微晶玻璃熔制、成型、3D热弯、强化及后处理等关键技术,成功开发出全球首创的3D热弯纳米微晶玻璃产品并实现规模化量产。该产品耐摔能力提升20倍,获得全球首个瑞士SGS五星级玻璃耐摔认证,处于国际先进水平,在细分领域市场排名全国第一,市场占有率95%,全国销量第一。该产品的成功研制,打破了欧美国家对微晶玻璃制备技术的封锁,实现国产替代,是中国商飞和华为指定的关键核心材料。
Ø全球首套年产12万吨己烷仿生催化装置在重庆华峰化工开车成功
3月19日,重庆华峰化工有限公司年产12万吨全球首套环己烷仿生催化装置开车成功,率先在行业内实现了一步法产精己二酸装置的商业化运营,并实现无废弃物生成。该装置采用了华峰全套自主知识产权的全新己二酸生产工艺技术,具有反应压力低、安全环保、单耗低等优点。该装置的成功运行将极大地促进重庆华峰化工全球最大己二酸产能的充分释放,有效推动全产业链“含金量”“含绿量”不断提升。
Ø国内首套年产1.2万吨EVOH树脂工业示范装置竣工调试
1月26日,中国石化集团重庆川维化工有限公司1.2万吨/年EVOH树脂工业示范装置建设项目竣工。该装置为国内唯一的示范装置,该技术由川维化工自主开发,解决卡脖子技术。中石化重庆川维公司是全球第四个、中国大陆首个EVOH(乙烯—乙烯醇共聚物)材料量产供应商,自主开发的EVOH热塑性高阻隔树脂对氧气的阻隔性能是普通聚乙烯的1万倍,广泛应用于包装材料、汽车油箱和阻氧地暖管等领域。
Ø水泥窑大比例燃料替代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5月16日,重庆华新地维水泥有限公司替代燃料项目通过了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组织的专家验收。该项目成功设计开发替代燃料的储存、预处理、喂料系统的成套装备技术与工艺,在水泥窑大比例替代燃料技术领域取得突破,实现了替代燃料连续、稳定、大规模应用,燃料替代率稳定在60%以上,水泥熟料综合能耗低于50千克标准煤/吨,其大比例燃料替代技术水平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对我国现有水泥熟料生产线节能降碳技术改造提升和推动行业能源结构转变提供了重要技术路径,具备全面推广价值。
Ø国内首套年产1万吨硅酸酯工业示范装置投产
12月1日,中化学华陆新材料有限公司1万吨/年硅酸酯示范装置建设项目一次投产试车成功。该装置是国内首套“硅粉一步法”生产硅酸酯的工艺装置,产品纯度达到99.99%。该技术由华陆新材自主研发,解决了原料纯度、反应条件等“卡脖子”技术,完善了从硅源到气凝胶终端产品的全链条布局,实现了从实验室到工业化生产的跨越。硅酸酯是制备硅基气凝胶的核心原料,其规模化生产将支撑华陆新材气凝胶产品的低成本化,助力新能源电池隔热防火、建筑节能等“双碳”目标的实现。硅酸酯还可用于精密铸造、耐高温粘合剂等领域,未来有望拓展至航空航天、电子器件封装等高端市场。
Ø重庆产钛合金无缝管打破国外垄断
10月,重庆丰利钛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钛合金无缝管项目投产,并通过国产某大型装备项目应用鉴定。该公司已与德国航空高压油管制造商Hermith签订了长期战略合作协议,标志着该公司产品得到国际民用航空知名企业的认可,也为解决我国民用航空钛合金高压油管“卡脖子”材料提供了可能。
Ø长寿经开区全流程无废园区管理模式成功入选全国“无废园区”典型案例
10月28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生态环境部发布公告,长寿经开区全流程无废园区管理模式成功入选全国“无废园区”典型案例。近年来,长寿经开区积极推动园区“无废化”转型,推进园区“产业循环化、管理数字化、废物资源化建设”,形成“园区大循环、产业中循环、企业小循环”的循环经济发展格局和氯化氢-氯气-稀盐水循环产业链、煤焦油-粗苯-纯苯-苯胺的循环产业链以及氢循环产业链等循环产业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