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烈祝贺重庆市新材料产业联合会网站上线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会员风采  >  企业形象

创新驱动,产研并进,理工清科在新材料领域的探索与实践

—记理工清科(重庆)先进材料研究院发展方略

来源:本站    发布时间:2025/3/1 11:14:43    浏览次数:2352    

材料科学是现代科技的基石,不仅推动着制造业转型升级,更是国家综合实力的直接体现。在此背景下,位于涪陵高新区的理工清科(重庆)先进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简称理工清科研究院)积极响应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专注于开展MOF材料(金属有机骨架材料)在生命健康、安全环境、绿色低碳三大领域的转化与产业化,致力于推动重庆市打造“33618”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体系,为我国新材料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能。近日,本刊记者随重庆市新材料产业联合会有关领导专程到涪陵高新区,对该研究院及其负责人丁佰锁博士进行了专访,全面领略其在发展模式、技术创新、产学研转化以及人才战略等方面的卓越成就。

携手涪陵,共筑产业沃土

提及与涪陵区的携手合作,丁佰锁的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他坦言,这是一次深思熟虑后的双赢抉择。涪陵区,作为重庆乃至西南地区的工业大区、工业强区,不仅地理位置优越,自然资源丰富,更在近年来致力于打造良好的创新生态和产业环境。

2022年3月,理工清科研究院由涪陵高新区管委会与北京理工大学所属学科性公司--理工清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建。目前,研究院已在生命健康、安全环境、绿色低碳三大领域建成了覆盖材料基础研究、工业级合成与生产、工程应用等全链条创新性的研发、生产与应用体系。

涪陵区完善的产业配套、丰富的应用场景以及开放的政策环境,为理工清科科技成果的落地与产业化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如果我不在涪陵,而在其他地方,那么我可能无法找到如此丰富的应用场景和如此紧密的产业链配套。涪陵的区位优势和产业结构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了非常便利的条件,使我们的材料从研发到终端应用之间的链条变得更加顺畅。”丁佰锁博士表示。

技术引领,驱动产业转化

在推动重庆“33618”现代制造业产业集群的战略蓝图中,理工清科研究院呈现的是一种双向奔赴之态。步入其展示大厅,丁佰锁介绍,理工清科研究院一直致力于推动MOF材料(金属有机骨架材料)的前沿研究,公司自主研发的MOF材料是一种新型多孔材料,具有高孔隙率、大比表面积、孔尺寸高度可调、结构多样等优点,在能源、环境污染治理、医药、化工、航天、国防等诸多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目前,已建成了全球领先的百公斤级晶态多孔聚合物生产线,可以满足MOF材料的批量生产。

然而,技术的价值在于实际应用,理工清科研究院依托北京理工大学的科研底蕴,亟需将一项项前沿学术成果转化为市场急需的“金钥匙”,为地方产业转型升级打开了全新的大门。“我们虽然叫研究院,但是它更多的是一个产业研究院,而不是一个科研的研究院。”在丁佰锁博士看来,科研、实验和研发,总是有一些人认为有重合的地方,但其本质差异在于是否致力于开发市场所需的产品。若缺乏这一导向,便可能仅停留在科研层面,难以有效推动某个产业或领域的进步。

产业化实践,硕果累累

自入驻涪陵以来,理工清科研究院在先进功能材料的研发与产业转化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成功推进了AMC气态分子污染物过滤材料、页岩气提氦、高精度陶瓷膜材料、新一代药物递送系统等10个前沿创新项目,并在研发和产业应用端取得突破性进展。

其中,气态分子污染物过滤材料是解决半导体行业28nm以下芯片良品率低的关键过滤材料,目前该材料全部依赖进口,是典型卡脖子材料。理工清科自主研发的气态分子污染物过滤材料性能全球领先,已成功量产,并在头部半导体制造企业稳定运行数月,实现了国产替代和自主可控。

同时,面对我国氦气资源匮乏的困境,理工清科研发的第一代氦甲烷分离专用膜产品为我国氦气资源自主可控开辟了新的路径。目前该项目已完成贫氦页岩气提氦工艺设计,与页岩气公司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并在页岩气井口搭建提氦示范装置

在产学研转化方面,理工清科同样表现出色,不仅成功孵化出氢源智能等多家有行业影响力的创新企业,其中氢源智能研发的全球首款固体氢动力无人机在电力巡检、军工应用等多个领域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同时,研究院还在不断储备新技术、新产品,高性能陶瓷膜正在以其卓越的性能和广泛的应用前景,被视为未来材料领域的“潜力股”。

此外,理工清科研究院还牵头成立了创新联合体,培育了摩孚净化、新粒科技、杰俊清科、清氦科技等创新企业。这些成果的取得,不仅彰显了研究院的创新实力,更为涪陵区新材料产业的转型升级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的动力。

人才战略:打造创新团队“发动机”

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理工清科研究院同样有着独到的见解。丁佰锁认为,人才筛选与培养是并重的。他们注重从工作场景中筛选人才,看其能否将个人兴趣、专业特长与研究院的工作氛围相结合。通过一系列的培训、激励机制,为人才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平台。目前,该院已拥有近百人的精英团队,其中研发人员占比达百分之七十。他们来自五湖四海,怀揣着共同的梦想与追求,共同构成了这支充满创新活力的团队。引进研发团队全职、兼职人才共计35人,其中合作院士2人、博士4人、研究生12人,已申报各类专利100余项。

从科学研究到产业研究,理工清科研究院不断探索实践新材料的研发与产业化之路。未来,他们将秉持这一市场哲学,继续书写属于理工清科的辉煌篇章。

 

友情链接

地址:重庆市两江新区金开大道68号协信星光天地4幢11层  邮政编码:401121  联系方式:023-60391658 (秘书长)  023-60315380(行政综合部)
COPYRIGHT © 2014-2015 重庆市新材料产业联合会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中国政企网 

备案号:渝ICP备14004921号-1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708号